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3D 設計圖面

透過3D圖可以比較容易想像空間的感覺。

設計師在設計初期已經完成3D圖面,讓我們對完工後的屋子有概括的概念。

後來,這些圖面也作為溝通的平台,讓雙方理解彼此的想法和認知。

因為圖面是透視呈現,所以空間感與實際會有相當的落差;也就是空間並沒有那麼大!

由於這些3D圖在和設計師討論的一開始就有了,所以和目前實際施作的情況/顏色會有落差。


進門後的前陽台,正對一個木作鞋櫃

進入落地門之後的客廳
左側是神桌,右側是電視牆面
遠端是餐廳

從神桌的角度看到的電視牆面與餐廳

從沙發角度看客廳與餐廳的過渡以及餐廳整面的書櫃

從客浴門口看電視牆面與客廳落地門

餐廳與廚房(餐桌靠中島放置)

餐廳與廚房(餐桌靠書櫃放置)

從後陽台門看餐廳與客廳

原來希望中島上方可以吊高腳杯、放水晶杯
可是,好像很醜....

結果,Ailin選擇這張用吊燈的設計....

主臥進門是個置物矮櫃
床鋪對面是一面衣櫃
後來我們取消了床頭上方的置物櫃

床頭右側是個梳妝台
梳妝台旁的拉門後方是主衣櫃 (walk in closet)

第一次臥是大冠的房間
色調是大冠欽定的,配色比較成熟
門旁的矮櫃是現有舊的系統櫃

靠窗整個是60cm深的桌面,夠寬闊。
進門是層櫃,可以陳列大冠的作品

第二次臥是小亞的房間,指定要黃、橘色,走可愛風
進門是一面造型牆,以及做弧形處理的層櫃
進門右側是書桌

因為要塞下「能滾滾滾」的雙人床(這點小亞很堅持)
可惜了整個房子view最好的窗戶

衣櫃的背後是主臥的更衣間
看得出來更衣間佔用了一些空間

主書櫃安排在床頭的對面



系統櫥櫃

系統櫥櫃是房屋整修的最後階段,也是讓人感到興奮的階段。

眼見未來生活的空間隨著櫥櫃的組立,漸漸的成形,也開始對遷入居住後的種種有了更具體的想像。

這家系統家具商是十五、六年前在中壢找到的。當時請來為龍潭百年大鎮的新屋作簡單的系統櫥櫃。主要需求是客廳旁的辦公區L型書桌和吊掛式書架。

之後,北投現住地的書桌、書架、餐櫥櫃則交由位於士林的同一家系統櫥櫃商承做。

這次新購房子的翻新也是基於過去的肯定,再請他們承做。不同的是,目前他們承接整個舊屋翻新的工程。

系統家具從2014年3月4日(星期二)開始施工;預計3月13日(星期四)完工,工期10天。

入門處、電視牆面右側的白色展示櫃

 客廳與餐廳間轉角的小型掛衣櫃和層櫃

餐廳與客廳電視牆面平行的整面書櫃櫃體


餐廳的窗前是一排矮櫃,大部分是舊櫃

廚房的櫃體,有點樣子了
上櫃的左側已安裝烘碗機、右側是油煙機
左側的白色櫃體顯示會有個大水槽
左端的空間是冰箱的位置

從後陽台門看廚房
設計師說,沒有被櫃子遮蔽的部份會用烤漆玻璃

從餐廳角落看廚房
中島大概安置在藍色塑膠袋的位置

從後陽台門看餐廳與客廳

從餐廳窗戶看餐廳書櫃和客廳

客浴裡暫時放著備用的系統家具板材

一進大女兒房就看到窗前的書桌
書桌抽屜右側是床頭櫃,沿著牆壁會放一張加大的單人子母床

書桌旁的書架和衣櫃

門邊角落的矮櫃是舊的餐櫥吊櫃

一進小女兒房間就是弧形置物櫃
窗前要放一張雙人床(她要可以「滾滾滾」的床)

進門的右手邊是衣櫃和書桌

另一個角度看小女兒房的衣櫃和書桌
這書/衣櫃的背後是主臥的 walk in closet

進主臥室的左手邊是個矮櫃
正對門的是次衣櫃,櫃壁上有個小小的弧形飾物平台

正對床頭的次衣櫃
左側是主臥衛浴入口、右側是主臥門

床頭櫃
左側是梳妝台、右側是床頭櫃

梳妝台旁是主衣櫃入口 (小型的 walk in closet)

主衣櫃入口







舊櫃拆除

有搬家的感覺是從準備舊櫃拆除開始。

新房子與現住地距離不遠,而且舊的櫥櫃雖然已經使用了十年,但是狀況依然相當好。
再加上希望能節約成本,與內人決定現有的書架、櫥櫃、書桌等,能使用的部份希望能繼續遷到新屋使用。

這些現有的櫥櫃幾乎承載了我們六成的儲存空間。要將這些櫃子清空是一件負荷頗重的工作。

十天的過濾、整理、清理、裝箱,清空了所有的櫃子。舉凡水晶/玻璃/陶瓷杯、雕塑、模型、書籍、DVD、光碟等,一共有55箱的物品。這還不包含綑紮、裝袋的各種酒類。

2014年3月4日一早,四位系統櫥櫃的師傅來到現住地拆除舊櫃。

拆除餐櫥櫃

餐櫥櫃原來的樣子,是放置紀念品/各式杯子/酒類/零食/花茶的地方
門板上貼的是幾年前與孩子們一同製作的裝飾畫

舊櫃拆除後,將孩子房間的簡易書架搬來填補原來餐櫥櫃的位置

拆除L型書桌

這兩張L型書桌原是我與內人的工作站
這種書桌是PC年代的產物,當初可放置重達34KG的19"CRT螢幕
隨著NB/LCD螢幕/平板電腦的來臨,這兩張書桌將淡出我們的閱讀生活

兩張L型書桌上各有一個吊掛書架

書房裡還有一個可滑動、內外雙層的書櫃
是家裡主要的書籍儲存處所
這張照片是書櫃清空後的照片,裡面擺置還沒有裝箱的物品

拆除吊櫃和書桌後的書房
搬來孩子的書桌來填補閱讀空間


 兩間孩子的房間也各有一個吊掛書架

整理後,孩子的房間清爽多了
從小就允許她倆在牆上塗鴉和張貼
牆面畫滿了後,重刷過一次

整理過程中是這個樣子的,夠亂吧!

為了準備搬家,孩子的房間之一成了儲藏室
因為弟弟的關係,有了四十幾個規格一致的箱子,方便整理和堆置

這個角落堆了20幾個箱子,箱上是一落孩子們裝畫用的畫袋和油畫板

窗戶邊也堆了大約20箱的物品

孩子臥房床邊也堆著她們已經裝箱的書籍和物品


 另外一個「遺跡」

十年前,無線網路還不普及
剛搬來現居的處所,為了網路的使用,煞費苦心的佈置網路線
從客廳的電話節點把傳真電話線拉到書房的傳真機(現在是事務機)
也把客廳的寬頻分享器(有線)的網路線拐彎抹角的拉到兩間書房

後來改用無線寬頻,這些線路便閒置了
櫃子、書桌拆走了,躺在地上,當初的煞費苦心,當下卻顯得多餘